发布信息

垄断全球无人机70%份额,破解大疆“一飞冲天”的秘密?天气晚来秋的上一句

作者:互联网品牌官      2024-01-30 18:31:24     45


后台回复“品牌”免费获得《50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李大为(互联网品牌官主笔)

来源 |互联网品牌官(ID:szwanba)


众所周知,2019年对于以华为为代表的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来说可谓“多灾多难”,先后遭遇了美国的制裁和禁令。


但相比于华为遭遇制裁所引发的全民热议与爱国情愫,我们都忽略了另一家科技巨头。


和华为一样,虽然遭遇了制裁,但不同在于,TA连续躲过了美国的两次打压,TA就是**。


当美国向**发出警告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之后,**硬气回应:我们技术的安全性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反复验证!是因为“**无人机能拆开的每一个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上,**更是占据9成以上份额。


在无人机的赛道上,**的王者地位不容置疑。


**的业绩更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2010年的数百万元到2017年的180亿元。可谓一路狂奔。


根据**融资文件披露,其 2012 年至 2021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 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期超过 70%。


以此计算,到 2021 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 530 亿元,净利润将超过 60 亿元。


仔细来看,**的发展和华为都特别的相似,都是默默无闻的注重企业的研发,然后掌握时机拿下市场!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一飞冲天”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顺势而为:

创造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概念


**从2012年底开启消费级无人机的时代之后,仅过4年就已经占据全球绝对领先地位,这点放置任何一个公司之上都是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很难实现的成就。


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在研究生宿舍里,汪滔制造出了飞行控制器的原型。2006年,他和两位好友来到深圳,用奖学金搞研究,并创立了**创新。



彼时,正处于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的前夜。整个无人机行业从军用进入民用的条件正慢慢成熟。


2008年前后,随着电池、电机、飞控、传感器技术的快速提高,这使得无人机民用化有了基础。


2013年1月,**发布了“**精灵”,这是全球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得益于简洁和易用的特性,**精灵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的最大贡献其实是创造了消费级无人机这个商业概念,其他国内外竞争对手只是市场的追随者而已。



把无人机的应用降低为普通消费,不仅使这条商业化之路更为成熟,而且给航拍、娱乐带来了最直接的效用。


这种先发优势,保证了**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来可以获得资本的青睐,**除了创立之初缺乏资金外,之后就再也没有缺乏过资金。


二来保证产品永远领先于市场,其他对手被迫成为追随者。


同时,**还是第一家把航拍无人机做成手机产业的公司。一年一发布,每年都有大更新,把其他同行的发展节奏远远抛在身后。


聚焦技术“超饱和”路线

以“颠覆”带来无限可能


汪滔认为,想坐稳世界无人机头把交椅,还是要靠核心技术,入门级无人机将是列强纷争的红海,而专业级别的无人机将是人迹罕至的蓝海。



**无论在飞控技术、动力提供技术、通讯导航技术方面都有很厚的技术积累。


**的slogan是「未来无所不能」,正是这样的品牌理念造就了**对技术的极致追求。


**崇尚苹果的产品哲学,始终遵循着用超饱和的方式去做技术产品的思路。


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诞生,不仅仅使得销售无人机成为了一个不错的生意,其实是打开了将更多技术引向三维空间的「天窗」。



品牌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极客精神,让**在很多时候只是想把很多单点技术做到最好,并没有预设技术的应用结果与直接的商业关联。


但这种大技术生态的延展,把更多人才纳入到大的技术生态中。



当技术做得足够好、足够深入、足够多的技术储备,那么市场一定无限大,给**乃至全社会的未来带来无限机会,这是**所推崇的技术「超饱和」。


**拥有了现在看起来「必然」的成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一蹴而就。


就像口袋灵眸 Osmo 的「偶然」出现一样,**在近十年前就开始在农业、电力等行业中尝试,无数的「偶然」创新最终汇集成为了「必然」。都是得益于对技术「超饱和」路线的推崇。


换一个容易理解的方式,即是**走的是一个 T 字形的发展模型,不断深化技术,当技术取得突破之后,自然会有一个市场的横向延展。


当然,这一路线的前提在于**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资金可以进行技术投入与试错。


建立开放生态大系统

塑造品牌高壁垒


技术之外,**还有生态的支撑。但是**并不想只做一家纯上游的技术公司。“生态搭建者”或是更准确的定位。



早在2014年,**就开放了DJI SDK。此举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生态,让全球无人机厂商、各级开发者分享**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将无人机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发布了Payload SDK,以支持更多元的开发应用、吸引更多行业的开发者加入。


通过提供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和产品,让客户通过使用**的无人机技术、影像技术,来改变局部的工业和商业生态。


并向各个垂直细分行业应用开发者提供无人机解决方案,将无人机覆盖到更多领域。这进一步拓展了行业想象空间,也给了开发者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专注技术产品的价值观,带来的也许不是商业收益的最大化,但一定是技术生态价值的最大化。


**好比“苹果”+“谷歌”,既有苹果一样高品位的产品,又有谷歌一样开放的生态。


由此,一个良性循环生态得以建立,**建立起了自身的品牌壁垒,和其他品牌形成了有效区隔。


以产品为核心

打造品牌创新乌托邦


汪滔曾表示,既然**在科技环境里,做的东西也是我们擅长、喜欢的,所以我希望把我们的东西做成打动一流的、有品位的消费者的产品。我相信产品一旦有了高附加值,就相当于你有了翅膀,就能飞起来了。



固定悬停、自动返航、影像实时回传、GPS自动导航……**始终以用户的体验反馈为依据,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与同行相比,**也总能以最高的效率来进行产品迭代,并适应市场。


作为乔布斯的追随者,汪滔对产品“美”的追求丝毫不逊于乔布斯。始终要求对普遍的美有欣赏能力,然后注入到产品中。


“埋头产品,对产品和技术追求卓越、完美”也曾在某个阶段让公司资金陷入困境,但从未改变汪滔对于产品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


外界追问**成功的秘诀时,汪滔的回答是永远追求卓越,不管产量多少,永远不做二流的产品。



有了这种自上而下的“品味”,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会转化成一种战斗力,最终会做出好产品。**的产品自然在美观上独树一帜。


比如**的Inspire系列无人机的设计充满未来感,即使放在科幻电影中也不会显得突兀。


可见,**的成功,源自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态度。


探索无人机行业边界

搭建“行业+无人机”生态


设计、制造无人机或许只是**战略的第一步。在无人机之外,这家以创新为主题的独角兽怀抱着推动新型行业发展的野望。


在消费级无人机技术趋于成熟之际,**将眼光投向了“行业+无人机”生态。



在无人机行业应用生态中,无人机技术正从单一的“企业-客户”模式向“主机厂商-开发者-集成商-专业服务商-客户”的多元模式发展。


**在其中的角色是上游“主机厂商”。


**发展行业应用最重要原因是技术已经成熟,旨在让无人机能普惠更多行业,成为生产力和公共服务的工具。


在这样过程中,**的无人机既是搭载应用的平台,也成为“会飞的工具”。


十余年间,**通过不断革新技术和产品,开启了全球“天地一体”影像新时代,在影视、农业、地产、新闻、消防、救援、能源、遥感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领域,重塑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十年前,个人电脑是最有前景的行业应用;二十年前,互联网是个人娱乐还是行业应用,还有很多争议;十年前,没有人想到手机会成为最普遍的工作设备。


十年后的无人机行业应用,正是**看好的新型产业。


写在最后


盛极必衰,是世界万物的规律。早在1995年的一场访谈中,乔布斯曾预言苹果为何最终走向衰败。


他说,一家科技公司在市场取得了垄断地位,将不再重视产品的提升,营销人员最终掌控了话语权。企业失去创新精神后逐渐走向衰退,就像IBM和微软。


所谓居安思危,大抵如此。这种研发生态造成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可能是**的软肋。


所以,无论是消费级无人机的天花板,还是从To C迈入To B市场,**的真正挑战似乎并不来自于技术和竞争者,而是自己。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往期热门文章

原文链接:http://www.qisoo.cn/zhuti/97578.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垄断全球无人机70%份额,破解大疆“一飞冲天”的秘密?天气晚来秋的上一句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键词: 无人机 技术 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由各公司自行发布,请在交易前确认真实合法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本站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浏览本网推荐采用IE8.0及以上浏览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或网友发布,所有数据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有误、侵犯隐私,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纠正,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1288.top 企搜(QiSoo.cn) 2010-2025 QQ:352214126